怪诞不经的拼音:造词时究竟应该保留多少中文特色?

每当我听到外国人说起中文“chicken”,“beer”,我总会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:中文发音上的独特性,正逐渐地被外国人接受,甚至被内部化了。正如汉字一样,拼音也是中文优秀文化的代表,其艺术性和传承性都不容小觑。

可是,当拼音里充斥着道琼斯、ATM、BGM等缩写,某些人就开始心动:造词时,应该秉承什么原则?是原汁原味的中文拼音?还是国际标准化的现代用语?

事实上,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,为了能够快速精准地表达、传递信息,人们发明了很多新的词汇。而当这些词汇引入中国市场,人们的心态往往是又爱又恨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“比萨饼”,看似汉字,实则是音译词。

既然外来词无可避免地进入了中文语境,那么我们要如何平衡?维护拼音的独特性,还是要顺应时代的潮流?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。毕竟文化的延续是一件动态而有趣的事情,恰恰是拼音独特性和国际化的完美融合,我们才能保持0误差的传递。

相关信息